我的形势政策论文(三篇)

essay, 孙沁璇, December 24, 2012

我的形势政策论文(三篇)

(一)回首大学

转眼间,还剩半年时间就要结束在北航四年的生活了。 不知对于多少人来讲,进入北航都只能算是一个意外,甚至人生中的很多选择到头来都只能是个意外,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准备走某一条路,但如果恰好有一个好的时机,机缘巧合我们就向着那个方向前进了,再无法回头。所以有时我在想,如果人生大部分都是由这一个个的“意外”所决定的,那会不会太偶然太巧合,不适用于这个看似严肃的问题。

说真的我从未想明白过北航这条路会带我走向何方,也不清楚这样一所别人眼中高不可攀的高等学府究竟会成就一些什么样的人,只是这三年多的时间就这么过来了,过得不好不坏,说不上成就过什么,只是基本对得起自己了。 头一年多内心的冲撞,对一切都不屑一顾,纠结,迷茫。后来心情渐渐沉淀,慢慢地开始迈开步伐踏实地向前走。不停地上下求索,明白了很多,也错过了很多。这所有一切还都历历在目,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却又很是飘渺,像做过的一场梦。

这三年时间不论从学习状态或结果来看,都是呈一个周期的余弦函数的形状(先降后升),或者也可以用那个有名的“三境界”理论来形容: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不得不说的是,第三层次中的山水,已不同于第一层次的山水。 从大一下到大二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学习的低谷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发自内心的不想去学。因为那段时间的课程基本都是与数学有关的基础课,所以就可以想见我后来的数学基础是多么薄弱。那时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现在想来已经很模糊了,似乎已不可追溯。那天在主M楼自习的时候,抬头发现教室的黑板上是曾教我们线性代数的赵迪老师的板书,我呆呆地盯着那几块黑板看了半晌,竟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说一句俗不可耐的话那就是,如果再回到那些听他讲课的岁月,我一定要认真地听下来。 可惜这样的话永远都是说给后人听的,也永远都不会有人能听进去。我一直相信,“经验”什么的最荒唐了,所谓经验,只对于那些真正有过相应经历的人来说才真正有它的意义,否则就只是一句话,浅尝辄止,波澜不惊。

所以说,虽然现在的我,对于那些我没有认真去听的课,没有认真去学习的知识,内心不乏悔恨或者遗憾,也时常也冒出一种“如果当初”的荒唐假设,但我已经知道,我们已经走过的岁月,不论怎样走过都会有遗憾,未来那些还没有到来的日子,我们同样永远不知道应该如何渡过才能完满,我们只能跌跌撞撞地去体会,然后成长,然后成为我们最想要成为的人。

前段时间是北航的60年校庆,我们在大四即将离校之时赶上,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因为这一学期事情不多所以很多活动我都尽量去参加了。那若干天的时间,最强烈的感觉是,原来作为一个北航人,是一件令我如此欣慰的事,而我很快也就要离开,进入到另外一种生活中去了。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极其重视归属感的人,不知不觉中,北航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归属所在,可能对于北航来说,我们都只是过客,特别是如我等这样平凡的群体,可对于我来说,北航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承载着我这四年时光中的跋涉和感悟,也承载着我的一段青春岁月。

我曾尝试着把这四年的故事写下来,纪念我的大学时光。可是就在我开始着手写了之后,我发现过去那段日子同时向我展开,抑或模糊抑或清晰,涌入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我不可能将其写尽的,就像我不可能说尽校园中伴着蝉鸣,或者踏着落叶,或者踩着积雪走过的每一个脚步,还有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的每一个夜晚。我知道这一切都将过去,伴着我们即将离开的身影,永远成为记忆,似乎再自然不过了,因为这所有的记忆才成就了一个真正的我。

所以似乎也不用再去纠结什么选择的问题,因为从根本上来讲,人生本来就是个意外,我们又在这样的意外中,潇潇洒洒,抑或是小心翼翼地,将它过完。一直都很欣赏一句话:生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时的抉择带来的运气固然很畅快,但说到底,我们都是在各种境遇中完善自己,再用这个自己,来应对随之而来的境遇。

谨以此,献给我的北航,北航的我。

(二)我在北航——收获与感悟

2010年,于我来讲意义重大,是我在挣扎中成长和蜕变的一年,是渐渐将目光转向真实的内心的过程。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我想是时候该对自己说点什么了。 其实北航,并非我最初的选择,但我仍然全心全意走进了这里的生活,现在为止已然是第三个学期,对我来说,可谓精彩;因为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收获了很多很多。

一直很欣赏我们的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始出自《徐爱录》“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看似简单,实则是一段战胜自己的艰辛坎坷的心路历程。在以前我认为“知行合一”仅仅是指用实践来检验和巩固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技能,现在回头看来,之前自己的认识确实过于片面,“知行合一”,短短一句话中究竟蕴含了多少代人苦苦追寻的真理,多少血与泪铸成的信仰,到现在我仍是无法说清。《庄子》中有句话:“外化而内不化”,我认为这便是“知行合一”某一方面的体现。

一直以来我都很钦佩“不化”的人,面对污浊的世界也绝不低头,比如屈原、岳飞、于谦等等,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用生命捍卫了信仰。廖可斌在《于谦年谱》的序中剖析了于谦的性格与命运的必然联系,在讲到他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住自己、打击敌人时他说“他不是做不到这些,他是不屑于做这些”。“不屑”,这个词用的很到位。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自信问心无愧,他们不想放低自己去适应阴暗狡诈的利益之争,这就必会导致许许多多无奈凄凉而又令人扼腕的命运结局。有时我会想,假若有幸恩遇圣贤明主,生在开明盛世,这样的人是否会有机会大展鸿图?但此时我只能无奈地承认:不能。存在社会关系便存在利益,存在利益便会存在争斗——此乃人性的弱点,无法克服。所以不论生在何时何地,总要承受阵阵涌动的暗流,总要无奈地走入没有硝烟的战场。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无法挣脱这些关于人性、信仰与现实的矛盾,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了王守仁和他的“知行合一”。我想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便是做一个被世界认可并接受的好人,也就是说,既要有坚定的信仰和行为处事的准则,也要懂得人们是靠着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注意平衡种种利益关系,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也就是“外化而内不化”——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怎么做到?——知行合一。 这样便可以看出这短短四个字中能够承载怎样深沉的道理。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说这个世界上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弯路可言,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多少人都看孔子但却无法成为圣贤,多少人都读比尔盖茨但都无法做成富豪,所以说目睹了再多的成功听到了再多的经验,若不真正经过那段心路历程便永远也不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有时我们总想通过声明“我想要怎么样”而有所成就,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大多数人只能庸碌一生吧。

在这一年中,还有一个很大的转折,出现在我自认为公正的自我评定之后,使我在否定与批判以及苦恼中再一次开始认真思考自我价值。 一直以来我都在全力以赴塑造着自己的形象,总想给世界展现出最好的自己,总是小心翼翼,从别人口中获取关于自己的只言片语,又不敢太过张扬,如履薄冰。在某一时刻实然发现别人眼中的自己,竟与自己的期盼大相径庭,连自认为最亲近最知心的人也不例外。刹那间情绪的落差让我感到意外,仿佛一直以来的坚持瞬间崩塌。于丹说“人心为什么有自由,因为人可以不在乎”。没想到我会如此在乎。

很早以前就很喜欢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以前仅仅是喜欢它给我的那种潇洒辽阔的感觉,后来发现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一直都太过狭隘。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思想的高度和生命的质量,正像余秋雨说过的:“世间因果似重叠的峰峦,我们岂能对偶尔出现在脚边的凹凸过于在意。我们高贵,只因我们有辽阔的景观。”我想我是因为内心还不够强大,所以才会如此在意他人的眼光,才会对眼前小小的舞台斤斤计较,才会如此渴望外在的辉煌来证明我自己吧。

现在再回想起曾经某些时候的心情,确实能真切地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收获。虽说依然无法完全挣脱他们无意之中为我设置的无形的枷锁,但却在无数次痛苦与矛盾中,慢慢地体会一种好像重生的感觉。 在北航很累,也很充实;无助地哭过,也开心地笑过。有人说北航的学生智商高情商低,今后走上社会一定会吃亏;也有人说我这样的人,缺乏很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不懂得圆滑处世,很难得到赏识。在某一天我突然发现,当我再听到这些曾让我苦恼不已的评价的时候,内心已然渐渐趋于平静。有些东西,会经历,会收获,但它并不是我生活的目的。人生中的每一段路,都是要亲自去丈量的,而我们就是要认真体会这每一步的欢乐与痛苦,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活出精彩的人生。

(三)我看改革的意义

一直以来我都不愿提及或者听到任何关于中国近现代屈辱历史的言论,我总在有意躲避这些因为我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矛盾也是我最不愿意接受的。 在物理课上沈嵘老师讲到爱因斯坦,说他在路过中国上海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在奴役下呻吟的,但却顽强的(不开化的)民族。”讲到这里时老师说她一直在想,中华民族本是个坚强、有智慧的民族,却往往不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生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过联想到近代中国本身的衰落,这样的问题的出现似乎并不奇怪。“国富刚民强”,也不是一句空话。 改革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不言而喻,现在我们已再也看不到长辈们口中的布票粮票,或者是“蓝色的海洋”了,曾经的苦难清贫、节衣缩食、缝缝补补,距离我们似乎从来都很遥远,物质生活的改变给了我们享受生活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更多思想、观念以及精神上的重大变革。 《资本论》中有一句经常被引用的经典:“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管仲也说过类似的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确实是这样,当生活的基本需求都难以满足的时候,人的求生本能会战胜一切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说到这样一件事,他在上任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之后有一位老教师去找他承认错误,说自己在几年之前在坐车时逃过票,请求接受处分;但余秋雨并没有做任何处分决定,只是淡淡地说一句过去了,便把他送走。他在书中写到:“这是贫穷造成的,与品德无关。”所以说只有当人民不用再为了温饱而愁苦不堪的时候,文化与精神建设才有了存在的前提。 由此便可以看出我国实施改革的更深远的意义所在,也许它带给我们的直观效果仅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但其实中国人民很多很多方面的改变与进步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包括前面所说的那个问题,在世界发展进步的历史中,中国在近代似乎是个难于启齿的空白,世界范围内任一领域的成就中都难以觅到中国人的身影,我认为很大程度是与中国当时的贫穷、战乱、软弱有很大关系——当一个国家没有强大到被世界承认,也不能给自己的人民以基本富足的生活保障,这个国家的人民便很难有另外的心情和精力去成就自己抑或是民族的事业,自然也不会被世界接受。

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是生在了我国改革开放成果已渗透到寻常生活之后,而我们,仅仅是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最多是从教科书上获取到关于以前生活的只言片语,并没有亲眼目睹这之前后会存在着怎样巨大的改变。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当我们祖父辈提到共产党,提到改革开放的时候,往往会发自内心地赞赏和感谢,这是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亲自走过了那一段苦难的岁月,深刻地体会到了身边方方面面变化,所以相对我们来讲,面对如今的生活与发展,包括现在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他们会心存更多的理解与感激。

很多人都在远远的看着欧美,比较着,羡慕着,甚至抱怨着,抱怨我们国家各个方面的不足。但其实,一个国家不论发展到哪个阶段,也不论进入何种社会形态,都必然会存在一些弊端,这是无法避免的。 对我来说,我更愿意相信改革开放,相信我们国家发展的巨大潜力,相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