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过于喧嚣的孤独》
essay, 孙沁璇, October 13, 2012
读书有感,不知所云。
前些天看完了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到现在脑海中还浮现着一个画面,就是在书的结尾,汉嘉最后一次走入那个地下室,跨进压力机的卡槽内,按动了绿色的按钮,仿佛又看到了,耶稣,老子,两个岗茨女人,曼倩卡,还有在喧嚣的孤独中挣扎着的自己。
我一直相信,人的精神世界中一定潜伏着某种很可怕的力量。书中提到过,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后,一个修道院的若干名僧人集体自杀了。我费尽心思也难以想象那是种什么样的力量。可能其实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地球是不是在绕着太阳转,而是精神世界的那种力量使个体生命中的整个世界因此而崩塌了。
记得曾看过Tom Hanks的一部电影,《You Got Mail》。至今记忆犹新的一个情节,Catherine的小书店因图书大厦的开张而倒闭,她在最后一天清理完全部图书锁门离开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空空荡荡的书店,朦胧中看到了儿时的自己,和妈妈一起在这里玩耍,转圈,她看了一会儿,微笑,然后离开。当然了,电影是喜剧故事,结局也很圆满,是王子公主式的爱情故事。说实话我对此类电影并没有太大兴趣,但就是因为电影中对现代化过程中人情味丧失的思考,以及那个美丽又伤感的场景,让我对这个电影好感倍增。
如那书中所说,看到社会主义突击队和他们手下的巨型的压力机,看到工人们如机器一般将书拆装压包,看到他们喝着牛奶谈论着刚刚过去的希腊的假日。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幅多么生机勃勃,干净高效的场面,而正如那位老打包工一样,我却感到如此的压抑和伤感。我想那个时候他的世界也正在崩塌吧,就像那些僧人一样。像夏达在《子不语》某卷中提到过的那样,我们怀念一种日子,身边的一事一物中都藏着心血和故事,我们艰辛地跋涉,直到这个世界上清晰地印出生命的轨迹。可是我们又难以舍弃拧拧龙头便出水的舒适,敲敲键盘便尽知天下的便利。理论上讲并不矛盾,可事实证明,非常矛盾。可能啊,真正让人变得空虚的,并不是这个看似繁华的时代,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这个个体生命的,有可能会崩塌的世界。